React中的位运算
# React 中的位运算
面试题:React 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位运算?
# 位运算的基础知识
所谓二进制,指的就是以二为底的一种计数方式。
十进制 | 0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二进制 | 0000 | 0001 | 0010 | 0011 | 0100 | 0101 | 0110 | 0111 | 1000 | 1001 | 1010 | 1011 | 1100 | 1101 | 1110 | 1111 |
八进制 | 0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
十六进制 | 0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A | B | C | D | E | F |
我们经常会使用二进制来进行计算,基于二进制的位运算能够很方便的表达“增、删、查、改”。
例如一个后台管理系统,一般的话会有针对权限的控制,一般权限的控制就使用的是二进制:
# 各个权限
permissions = {
"SYS_SETTING" : {
"value" : 0b10000000,
"info" : "系统重要设置权限"
},
"DATA_ADMIN" : {
"value" : 0b01000000,
"info" : "数据库管理权限"
},
"USER_MANG" : {
"value" : 0b00100000,
"info" : "用户管理权限"
},
"POST_EDIT" : {
"value" : 0b00010000,
"info" : "文章编辑操作权限"
},
"POST_VIEW" : {
"value" : 0b00001000,
"info" : "文章查看权限"
}
}
再例如,在 linux 操作系统里面,x 代表可执行权限,w代表可写权限,r 代表可读权限,对应的权限值分别就是1、2、4(2 的幂次方)
使用二进制来表示权限,首先速度上面会更快一些,其次在表示多种权限的时候,会更加方便一些。
比如,现在有 3 个权限 A、B、C...
根据不同的权限做不同的事情:
if(value === A){
// ...
} else if(value === B){
// ...
}
在上面的代码中,会有一个问题,目前仅仅只是一对一的关系,但是在实际开发中,往往有很多一对多的关系,一个 value 可能会对应好几个值。
复习一下和二进制相关的运算:
- 与( & ):只要有一位数为 0,那么最终结果就是 0,也就是说,必须两位都是 1,最终结果才是 1
- 或( | ): 只要有一位数是 1,那么最终结果就是 1,也就是说必须两个都是 0,最终才是 0
- 非 ( ~ ): 对一个二进制数逐位取反,也就是说 0、1 互换
- 异或( ^ ): 如果两个二进制位不相同,那么结果就为 1,相同就为 0
1 & 1 = 1
0000 0001
0000 0001
---------
0000 0001
1 & 0 = 0
0000 0001
0000 0000
---------
0000 0000
1 | 0 = 1
0000 0001
0000 0000
---------
0000 0001
1 ^ 0 = 1
0000 0001
0000 0000
---------
0000 0001
~3
0000 0011
// 逐位取反
1111 1100
// 计算结果最终为 -4(涉及到补码的知识)
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位运算在权限系统里面的实际运用:
下载 | 打印 | 查看 | 审核 | 详细 | 删除 | 编辑 | 创建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
如果是 0,代表没有权限,如果是 1,代表有权限
0000 0001 代表只有创建的权限,0010 0011 代表有查看、编辑以及创建的权限
添加权限
直接使用或运算即可。
0000 0011 目前有创建和编辑的权限,我们要给他添加一个查看的权限 0010 0000
0000 0011
0010 0000
---------
0010 0011
删除权限
可以使用异或
0010 0011 目前有查看、编辑和创建,取消编辑的权限 0000 0010
0010 0011
0000 0010
---------
0010 0001
判断是否有某一个权限
可以使用与来进行判断
0011 1100(查看、审核、详细、删除),判断是否有查看(0010 0000)权限、再判断是否有创建(0000 0001)权限
0011 1100
0010 0000
---------
0010 0000
// 判断是否有“查看”权限,做与操作时得到了“查看”权限值本身,说明有这个权限
0011 1100
0000 0001
---------
0000 0000
// 最终得到的值为 0,说明没有此权限
通过上面的例子,我们会发现使用位运算确确实实非常的方便,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 React 中针对位运算的使用。
# React 中的位运算
- fiber 的 flags
- lane 模型
- 上下文
fiber 的 flags
在 React 中,用来标记 fiber 操作的 flags,使用的就是二进制:
export const NoFlags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;
export const PerformedWork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;
export const Placement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;
export const DidCapture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;
export const Hydrating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;
// ...
这些 flags 就是用来标记 fiber 状态的。
之所以要专门抽离 fiber 的状态,是因为这种操作是非常高效的。针对一个 fiber 的操作,可能有增加、删除、修改,但是我不直接进行操作,而是给这个 fiber 打上一个 flag,接下来在后面的流程中针对有 flag 的 fiber 统一进行操作。
通过位运算,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一个 fiber 有多个 flag 标记的问题,方便合并多个状态
// 初始化一些 flags
const NoFlags =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;
const PerformedWork =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;
const Placement =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;
const Update =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;
// 一开始将 flag 变量初始化为没有 flag,也就是 NoFlags
let flag = NoFlags
// 这里就是在合并多个状态
flag = flag | PerformedWork | Update
// 要判断是否有某一个 flag,直接通过 & 来进行判断即可
//判断是否有 PerformedWork 种类的更新
if(flag & PerformedWork){
//执行
console.log('执行 PerformedWork')
}
//判断是否有 Update 种类的更新
if(flag & Update){
//执行
console.log('执行 Update')
}
if(flag & Placement){
//不执行
console.log('执行 Placement')
}
lane 模型
lane 模型也是一套优先级机制,相比 Scheduler,lane 模型能够对任务进行更细粒度的控制。
export const NoLanes: Lanes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;
export const NoLane: Lane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;
export const SyncLane: Lane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;
export const InputContinuousHydrationLane: Lane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;
export const InputContinuousLane: Lane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;
// ...
例如在 React 源码中,有一段如下的代码:
// lanes 一套 lane 的组合
function getHighestPriorityLanes(lanes) {
// 从 lanes 这一套组合中,分离出优先级最高的 lane
switch (getHighestPriorityLane(lanes)) {
case SyncLane:
return SyncLane;
case InputContinuousHydrationLane:
return InputContinuousHydrationLane;
case InputContinuousLane:
return InputContinuousLane;
// ...
return lanes;
}
}
// lane 在表示优先级的时候,大致是这样的:
// 0000 0001
// 0000 0010
// 0010 0000
// lanes 表示一套 lane 的组合,比如上面的三个 lane 组合到一起就变成了一个 lanes 0010 0011
// getHighestPriorityLane 这个方法要做的事情就是分离出优先级最高的
// 0010 0011 ----> getHighestPriorityLane -----> 0000 0001
export function getHighestPriorityLane(lanes) {
return lanes & -lanes;
}
假设现在我们针对两个 lane 进行合并
const SyncLane: Lane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;
const InputContinuousLane: Lane = /* */ 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;
合并出来就是一个 lanes,合并出来的结果如下:
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
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
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 是我们的 lanes,接下来取负值
-lanes = 0b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1
最后一步,再和本身的 lanes 做一个 & 操作:
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
0b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
经过 & 操作之后,就把优先级最高的 lane 给分离出来了。
上下文
在 React 源码内部,有多个上下文:
// 未处于 React 上下文
export const NoContext = /* */ 0b000;
// 处于 batchedUpdates 上下文
const BatchedContext = /* */ 0b001;
// 处于 render 阶段
export const RenderContext = /* */ 0b010;
// 处于 commit 阶段
export const CommitContext = /* */ 0b100;
当执行流程到了 render 阶段,那么接下来就会切换上下文,切换到 RenderContext
let executionContext = NoContext; // 一开始初始化为没有上下文
executionContext |= RenderContext;
在执行方法的时候,就会有一个判断,判断当前处于哪一个上下文
// 是否处于 RenderContext 上下文中,结果为 true
(executionContext & RenderContext) !== NoContext
// 是否处于 CommitContext 上下文中,结果为 false
(executionContext & CommitContext) !== NoContext
如果要离开某一个上下文
// 从当前上下文中移除 RenderContext 上下文
executionContext &= ~RenderContext;
// 是否处于 RenderContext 上下文中,结果为 false
(executionContext & CommitContext) !== NoContext
# 真题解答
题目:React 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位运算?
参考答案:
位运算可以很方便的表达“增、删、改、查”。在 React 内部,像 flags、状态、优先级等操作都大量使用到了位运算。
细分下来主要有如下的三个地方:
- fiber 的 flags
- lane 模型
- 上下文